close
7-11全台4,780家店,24小時不斷創新的精神,已經逐漸改變台灣人的生活習慣…

【潘俊琳】
創新是企業進化的過程。對服務業而言,創新動能不是坐在辦公室天馬行空的思考,而是來自於傾聽顧客的聲音,持續追求「便利化的極致」。

雖不到三步一家的程度,但「您方便的好鄰居」7-11,31年來快速展店到全省4,780家,每天將近600萬人進出。由於深入日常生活,對於它的進化,大家視為理所當然,而忽略了它不斷創新的精神,已經逐漸改變台灣人的生活習慣。

統一超商營運長謝健南說,創新是一種習慣,是挑戰自我、永不滿足。7-11是市場的領導者,因此要做的不是改善問題,而是「改變現狀」,做到better and better(好還要更好)。

做到最好

激發創新動能

謝健南認為,消費者就是最好的老師,傾聽顧客的聲音,就是最好的創新動能,7-11有太多的創新發想,來自於顧客的「小姐,你們為什麼不能做到...」?

7-11會用心看待店員的交班記錄,會將每年3萬多通的客訴電話錄音,在會議上廣播出來,給所有主管「聽」,感受消費者的語氣為什麼這麼的憤怒?又為何語帶哽咽地說謝謝。

謝健南甚至常常跑到7-11店頭,假裝購物,跟在兩三個顧客後面,「聽」他們說「太貴了」、「不錯喔」!以及「看」他們還有什麼需要。

就是這樣用心觀察與不斷創新,台灣民眾的生活習慣,早已不自覺地被改變。7-11將過去消費者要跑好幾個地方,才能解決的生活瑣事,整合成一個又一個的服務。像是繳納帳單、用餐習慣、購票方式,甚至到高科技的網路交易。

超商向來被視為傳統產業,是過去雜貨店的進化。但謝健南說,7-11自我定位為「方便的服務業」,不只賣日常生活用品,也賣「服務」,而所有的創新,都只是追求「便利化的極致」。

便利至上

高科技做後盾

而為了做到便利化的極致,7-11所有消費者看來再簡單不過的服務,背後都是高科技支撐。好比繳費系統,7-11 橫跨了電信、銀行和網路科技。一天賣出數百萬個便當的中央廚房,用的不可能是電鍋,而是隧道式的高科技炊煮技術。一台ibon電子交易機,就提供了1萬個以上的服務。而最新推出的「自助POS無人櫃台」,這種方便到讓消費者「沒有感覺」的服務,背後的科技程度就愈高。

在便利化極致的思維下,7-11今年推出7net購物網站,將便利商店推上「雲端」,喊出「虛擬二樓」的概念。

謝健南說,過去受限於實體店面的坪效,很多低毛利但是占空間的產品,像是嬰兒紙尿褲、大桶奶粉、沙拉油之類的東西,無法在7-11販售。但現在消費者到7net上頭,不但統統買得到,全站數萬種商品,今天下單明天就可以收件。

而7net的推出,也象徵7-11開始搶食網路購物商機。但謝健南認為7-11早就開始布局電子商務,只是高科技談的是電子,7-11看的是商務,ibon就是7-11電子商務的最佳典範。

謝健南說,如果將電子商務看做「雲端商機」,那麼 ibon就是飛機從雲裡降落地面的「跑道」。因為所有的網路購物,都需要物流時間,只有ibon會將產品直接「吐出來」。

像是網路購票,在ibon上操作付費之後,票就直接印出來了。家裡沒有印表機,只要將文件email到ibon官方網站,就可以在任何一台ibon上列印。甚至還可以在ibon上點「光明燈」、「安太歲」消災祈福。

對於這種便利化的極致,謝健南並不滿足,現在7-11已經在規劃「水電到府服務」。他說現在要找人到家裡修水管,不但不好找,消費者更擔心因此引狼入室,所以7-11計劃用認證的方式,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地將這種生活瑣事,統統放心交給7-11。

從地面到雲端,7-11可說是上下通吃。對此,謝健南說,當一個平台已經架好,要在上面放什麼都是「舉手之勞」。對於舉手之勞可能產生的龐大力量,謝健南最自豪的就是照顧到「廣大的弱勢」。

照顧弱勢

無落差服務觀

謝健南說,7-11便當用的都是台灣米,關東煮裡頭的蘿蔔、香菇、小玉米、杏鮑菇、高麗菜等.,很多都占台灣生產量的一半。過去農民是看天吃飯,現在7-11可以幫他們做到計劃生產、保證收購。

而為了讓東引、南竿、北竿、澎湖、小琉球的民眾,可以跟本島一樣享受無落差的生活,7-11每年花8,000萬元補貼離島的物流費,讓飯糰和便當天天坐飛機,送到當地消費者的手上,享受便利化的極致。

【2010-12-07/經濟日報/C10版/經營管理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潘俊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