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潘俊琳】
企業如何善盡「社會責任」?偶一為之的捐錢關懷弱勢,或辦場公益活動,這種搏名聲、求心安的作法,或許可稱之為「慈善」,但和「實現」社會責任,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方向。

「環境教育法」在今年6月5日通過,明年即將正式實施。台灣索尼(SONY)協理蔡宜凌表示,對於環境這個議題,下一代應該也有權力參與和規劃。從2006年開始,SONY就投入偏鄉的數位影像教育,以「童心看台灣」系列活動,活化多元創意教學,為偏鄉兒童帶來更寬闊的學習視野。

今年在「未來環境應該有下一代聲音」的理念下,將「童心看台灣」擴大為「從新看台灣-新世代環境發展與觀察行動方案」,邀請全台國小、國中、高中/職等,300萬青年學子參與,希望能夠透過數位影像,將「探索環境」的過程記錄下來,讓大人知道孩子在想什麼?他們看到了什麼?他們希望怎麼做?一起來改善環境,讓它變得更適合下一代。

「從新看台灣」活動,是由原本要廢校的雲林華南國小發起。校長陳清圳表示,和SONY第一次接觸「童心看台灣」這個合作案,那時學校只剩下23個學生。

在和SONY合作的過程中,SONY不只是投入財力、物力,還定期關心成果。全校的教職員赫然發現,原來企業進行方案時,是那麼地有規畫、有條理且具執行力,於是他們也將這套「企業管理」手法發揚光大,成功讓華南國小保留至今。

陳清圳說,原本只是一個和企業合作教學的案子,SONY給全校師生的「刺激」,讓華南國小「轉型再生」。

也是國小教科書審查委員之一的陳清圳說,現在的教材幾乎和這塊土地無關。

例如:「春天百花齊放」,但在現實生活中,孩子根本看不到百花齊放的景象。「不能亂丟垃圾」,但大人都在亂丟垃圾,搞不好回到家,家裡也是一團亂。學生根本無法將「知識」和「現實」世界連結。

於是他和幾個教育界朋友商談,如何才能讓學生對環境產生「覺知」、進而「行動」和「關懷」,這樣才能將之內化成日常行為,彰顯教育的本質。

當行動方案出來,他們想到請SONY贊助支持。陳清圳原本還擔心SONY會拒絕,沒想到SONY不但大手筆投入800多萬元的財力和物力,連公司的人都跳下來一起做。

在陳清圳的奔走下,教育部和環保署等政府機關,也投入成為指導單位,讓「從新看台灣」成為產、官、學界共同號召的全國性活動。

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執行秘書張子超表示,政府非常樂見企業善盡社會責任,也非常支持企業投入教育、公益和環保;教育光靠課本是不夠的,學生必須要能將學習內化,才會產生行動力。這種由下而上的力量,不容忽視。

張子超舉例,日本古川町社區營造計畫在執行時,有一個小女孩寫信給政府官員,提出她對當地河川的意見,於是當地政府在執行社區改造計畫時,也將溪流整治一併納入。

四川成都的河流整治,也是由一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寫信給市長,問他「我們為什麼把河川弄得這麼髒?」於是市長藉由這封信,大力整治當地河川。

【2010-11-12/經濟日報/C10版/經營管理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潘俊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