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轉型經營搭上懷舊風,讓不少到旗津觀光遊客買伴手禮,看到正統漢餅時,露出興奮的眼神…

【潘俊琳】
高雄港舊稱打狗港,遠在荷蘭與鄭成功據台時期即已開拓,清初更成為高屏地區商品集散中樞,位在高雄港外的旗津,就像艋舺之於台北,也是高雄最早開發的地區,現在的旗津全長只有七公里,是必須靠渡輪接駁的小離島,在這人口不到兩萬的小地方,卻有著一家傳承百餘年的「三和製餅舖」,它沒有隨著漫長的時間而凋零,反而在第五代林泰承姊弟回家接班後,展現出新生的活力。

▌見證漢餅百年風華

三和製餅舖是旗津地區唯一的百年老店,成立於1895年也就是清光緒21年,由餅師王味開業,傳承兩代後,由林丁燦接手。由於店面就位在旗津天后宮前方,對拜拜的人來說,這個地理位置是最好的購物地點,讓三和製餅風光一時。

第四代的經營者林勝仕自幼就跟在父親身邊學做餅。林泰承回憶,每到神明生日,中元到中秋之間,以及過年前後,都是製餅的大月,三和上下幾天幾夜沒睡,那是很正常的事。在還沒有西餅之前,文定的大餅,一次都是做一、兩百斤,若是地方仕紳家有喜,全村頭都送禮,一次定五、六百斤的大餅,也是常有的事,因此林泰承從小對做餅就耳濡目染。

林泰承說,民國40到60年代是中式漢餅的全盛時期,不僅逢年過節、婚嫁喜慶要吃餅,旗津地區的討海人要出海,也會帶幾十個餅在海上充飢。加上三和也兼售民生必需品,還有奶粉、罐頭、糖果和冰品,可說是早期旗津唯一的糕餅和雜貨便利商店。

但這樣的榮景並不長久,在西點麵包引進之後,漢餅業進入漫長的蕭條期,為了生存三和製餅進入第一次的轉型,將店面分為漢餅區和西點麵包區,以迎和不同客層的需求。

林泰承說,轉型之後三和製餅是延續了下來,但生意卻已是大不如前,在第四代的林勝仕準備退休後,三和製餅面臨存續與否的抉擇。

林泰承說,父親從來沒有開口要他們回家繼承家業,因為他自己一輩子都待在旗津這個小地方,很希望子女能夠在外多見見世面,只是以做父親的心情,告訴他們「自己有路找路,沒路回來找老主顧」。

看著養活家裡幾代人,也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木板製餅檯,已經被揉麵的力道壓得深陷成為凹槽,林泰承心中感到非常不捨,想要將祖業延續下去的心情,讓他毅然辭去銀行的工作,而他的姊姊和弟弟也分別辭去服裝設計和婚紗攝影的工作,三人一同回到旗津老家,扛起傳承百年的家業。

林泰承說,當時姊弟三人可說是破釜沈舟,大家一起做了最好的規畫,也想到最壞的打算,於是開始一步一步按部就班,進行三和製餅的第二次轉型。

鑑於古早口味的懷舊風,以及消費者健康養生意識抬頭,林家三姊弟決定將產品轉回中式漢餅,由姊姊負責註冊商標,小弟負責設計產品包裝,林泰承改變門面裝潢,於是百年老店就像抖掉身上的塵埃,重新梳妝打扮,展現了全新的動人面貌。

▌製餅步驟馬虎不得

林泰承說,三和製餅傳承的心法就是「誠信」,製餅該做的步驟一步都不能省,該用的物料一點都不能偷,尤其是客製化的訂做產品像是喜餅,一定要按時交貨,就算店裡沒有東西賣,也絕對要遵守交貨期的約定。

從數鈔票的銀行員,轉業成揉麵糰製餅師,這麼大的落差,林泰承說他的心裡反而很踏實,畢竟從小就耳濡目染看著大人做餅,老師父教一下,自己做個三次大概就有個樣子了,做上十幾、20個餅,也就有八、九分像,因此他和弟弟很快就都上手。

林泰承說,不管是酥皮類的產品像是鳳梨酥,或是油皮類的像是綠豆椪,都必須用手工桿皮、壓模,吃起來才會有膨鬆的層次感,機器做的皮或餡會太密實,口感吃不出酥鬆,因此三和的餅都是純手工,也不含化學添加物。

回家轉型經營這五年多來,林泰承說「幸好老天有保佑」,三和的生意蒸蒸日上,也拜旗津現在成為著名觀光景點之賜,到此一遊的遊客多會慕名而來買些伴手禮回家。當他看到許多老人家,買到正統漢餅時的興奮眼神,就覺得回家繼承這個有意義的行業真好。

漢餅沒落了大約30年,很多古早味的漢餅現在已經很難買到,但在三和餅舖,消費者還是可以買到正統的「乒乓丸」和「鳳片糕」。

▌穩穩做留住老味道

乒乓丸是一種做成球狀的米香,林泰承說,這是南部早期新嫁娘婚後,第一年從娘家帶回夫家的伴手禮。由於古時民風保守,一般夫家長輩不好意思直接詢問新嫁娘是否有喜,而從新嫁娘帶回來的乒乓丸就可以知道。如果帶回來的乒乓丸都一樣大小,那就表示沒有懷孕,如果乒乓丸有大有小,就代表有喜。大顆的乒乓丸,可以分送鄰里親友,讓大家一同分享喜悅,小的就留在家裡自己品嚐,是非常有寓意的點心。

鳳片糕則是舊式的祭祀糕點,它是由糯米粉和香蕉油製成,主要用在神明生日或各種廟會,傳統的元宵乞龜就是用鳳片糕做成。林泰承說,製作鳳片糕的速度要特別快,要趕在糯米糰水分流失前,用木模打印敲下,以免鳳片糕變得乾硬失去咬勁。

由於都是手工製餅產量有限,林泰承說,寧可把該做的事情做好,也不願做大之後無法兼顧品質,畢竟量大囤貨就可能要添加防腐劑之類的添加物,因此對於前來要求加盟或是寄賣者,三和現在還是保守以對,但希望在五年內可以擴大工廠規模,然後慢慢開枝散業,一步一腳印維護百年老店的信譽。




三和製餅舖小檔案

開業時間:1895年

創業者:王味

現任負責人:林泰承

傳承:五代

招牌產品:綠豆椪、冬瓜肉餅、乒乓丸、鳳片糕

【2012-04-10/經濟日報/B7版/經營管理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潘俊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